温州公安基于浙江“公安大脑”打造了“风阻”和“风笛”两个数字化应用场景,前者融合各警种各行业产生的数据,可及时对诈骗电话开展拦截,后者能实现精准宣防。2021年一年间,“风阻”平台共融合各类预警数据360万余条,“风笛”场景预警回访363.12万人次,为群众挽回损失3.24亿元。
12月19日出版的《浙江日报》,对温州公安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:
反电信网络诈骗,开启新阶段。
12月1日,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正式实施。作为一部专项急需立法,该法律的出台,为反电诈这一紧迫的现实难题,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支撑。
公安部发布的消息显示,电诈已成为案发最多、上升最快、涉及面最广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。浙江是受包括电诈在内各类涉网新型犯罪危害最大的省份之一,目前,电诈案件已经占到全省刑事案件的六成以上。
在虚拟空间里,一段缥缈的爱情,一场虚构的投资,一次无中生有的险情……看似荒唐的诈骗剧本,却击中人性的弱点。电诈不仅榨取受害者的财富,还沉重打击了他们的精神。
电诈骗局猖獗背后,是传统犯罪的日趋网络化,是互联网兴起而带来的新社会治理难题。浙江有哪些新的防治手段?新法律的实施提供了哪些支撑?
“没有骗不到的人
只有合不合适的剧本”
——电诈汹涌而至
诈骗电话、信息,如潮水一般汹涌而至。
今年前11月,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立案3.38万起,损失19.93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44.87%、46.36%。
浙江电诈犯罪多发态势,得到了有效遏制。但总体来看,浙江平均每天仍有100多起电诈案件发生,群众、企业每天至少因为电诈要损失500余万元。反电诈的总体形势仍然严峻复杂。
“在骗子眼中,没有骗不到的人,只有合不合适的剧本。”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新型犯罪侦查支队长向善亮,从事反电诈工作多年。在他的案头,整理归集着各类典型的电诈案例。
无论职业、学历、年龄,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骗。许多受害者事后自己也难以置信,会陷入到圈套中。
今年4月,浙江公安公布了一组数据,最容易被骗的不是不善操作互联网的中老年群体,而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90后、80后,他们占到了受害群体的70%以上。而其中百万元以上案值的诈骗案件中,大专以上学历受害人超过54.7%,有的高学历人员盲目自信,对公安机关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置之不理。
台州姑娘小李,海外留学,家境殷实。在家人和同学的眼中,小李独立干练。但在2020年,短短几个月间,谁都没想到,她竟两次遭受电信诈骗,累计被骗金额500多万元。
当年3月,小李收到一封来自“英国签证中心”的邮件,称其涉嫌在英国非法打工,被列入黑名单中。“英国爱丁堡警察局”随后给小李打来了电话,要求其迅速缴纳保证金,一条条转账验证码发送到小李的手机上。小李如实转发给了那位未谋面的“爱丁堡警察”,短短几分钟,280多万元被骗走。
让人意外的是,小李从海外回国后,又上了假警察的当。小李接到自称是“上海警察”的诈骗电话后,去银行配合骗子将账户解冻,多次被转走账户内200多万元。她甚至还找同学凑了几十万元钱给骗子转账过去。小李共计被骗了500多万元。
“许多市民听到这样的案例时,会说受害者‘太傻’了。但真正遇上骗局时,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深陷其中。”向善亮说,所谓“当局者迷”,人不可能没有欲望和软肋,骗子利用的就是这一点。
国家反诈中心总结了十大类48种电信诈骗类型。其中,网络贷款、网络刷单、“杀猪盘”、冒充客服退款、假冒熟人、冒充“公检法”、“荐股”、虚假购物、注销“校园贷”、买卖游戏币属其中十大高发诈骗类型。
因社交网络风靡而生的“杀猪盘”诈骗,是当下最为复杂的骗局之一。犯罪分子在交友网站、APP上寻找感情落寞的人,并与其培养感情,叫做“养猪”;最后诱导虚假投资“杀猪”。受害者不但要承受金钱上的损失,还会受到情感上的欺骗。
杭州临安的张女士,今年夏天遭受一场骗局,至今仍精神消沉。今年52岁的她,离异后成为了抖音的发烧友。7月,她收到了一位自称“在澳大利亚做生意”的网友林某的好友申请。林某似乎是为张女士“量身定制”的男性。他四十出头,事业有成,朋友圈里晒着豪车、高尔夫……沉醉在甜言蜜语中的张女士,答应林某投资,分7次向林某转账49600元。当张女士第8次发去信息时,林某已将其拉黑了。这个完美的男友,带着张女士的钱财,永远在网络上消失了。
和张女士聊天的不是一个“林某”,而是一个分工精密的犯罪团伙。
警方在调查中发现,一些“杀猪盘”诈骗团队,甚至会聘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研究人性,会编制数百页厚的“杀猪”培训教材。什么时候该关心;什么时候该确认身份;什么时候该改换称呼,由“宝贝”变成“老婆”……都有详细的套路。
电信诈骗,有组织网络犯罪的特征越来越明显。
“每抢一秒钟
就多挽回一分损失”
——争分夺秒赛跑
电诈的骗术随着技术的进步,在不断的“升级”;骗子的剧本也紧跟着社会热点“迭代”。在浙江,盗窃、抢夺和抢劫等传统接触式犯罪整体下降,而以电诈为代表的各类涉网新型犯罪已成为主要的犯罪类型。
电诈从早期的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中奖,骗取税款、邮费、保证金等汇款;到如今由众多“演员”参与精心编制的爱情故事和投资机遇,骗取礼金、投资金等,世界杯期间有赌球诈骗,防疫期间有健康码诈骗,骗局越来越复杂和精巧,手段越来越隐秘。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从2021年起,浙江全省域推进专项打击治理电诈,公安牵头严打电诈团伙的同时,还进一步强化了各部门间统筹协调。
“每天一睁眼,温州全市就有14000多个诈骗电话要拦截。”柯海鸥是北海365商铺出租转让最新_365网站手机打不开_预付365商城下载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,也是当地反诈的“女掌门”。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骗子连柯海鸥都想骗,并向她发布了“通缉令”,全国通缉。
“我们意识到不能再跟着骗子后面追了,要想办法去拦截、去反制。”在柯海鸥看来,反诈工作就是与骗子争分夺秒抢时间,“每抢一秒钟,就多为老百姓挽回一分损失。”
面对每天涌入的数以万计的诈骗电话和信息,怎么防?仅靠人力已然不够。应对新型犯罪,必须要有新型的防范打击治理手段。2021年,浙江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后,浙江公安在数字化反诈上有了更新的探索。
今年8月,瑞安市民庄先生在向骗子转账前的一刻,接到了温州公安的电话,暂停了转账,避免了670万元的损失。此前,庄先生接到一个冒充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以他存在贷款影响征信等为由添加了QQ,并开启屏幕共享。骗子让庄先生逐个打开手机银行APP查看余额,并要求转账。
这场赛跑,浙江警方能抢先一步的关键,在于反电诈数字化应用。温州公安基于浙江“公安大脑”打造了“风阻”和“风笛”两个应用场景,一个侧重数据汇集,一个侧重于精准宣防。
“风阻”可以提前预警,它融合了各警种各行业产生的数据,可及时对诈骗电话开展拦截。“风笛”实现精准宣防,对正在接电话可能被诈骗的人群进行电话语音提示和预警,系统日均预警达9000多人次。2021年一年间,“风阻”平台共融合各类预警数据360万余条,“风笛”场景预警回访363.12万人次,为群众挽回损失3.24亿元。
严防的同时,浙江公安重拳出击对境内外的电诈团伙进行严打,不断“团灭”犯罪团伙。
“别低头,皇冠会掉”,很难想象,这些励志的话语,就出现在电诈犯罪窝点的墙上。4月28日凌晨,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,浙江温州、河南南阳警方联合出动500余名警力,在河南省郑州市、贵州省毕节市两地,共捣毁诈骗窝点35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270名,查获作案手机307部、查扣冻结银行卡267张,成功打掉了这一婚恋交友诈骗集团。
今年以来,浙江深化“钱潮”“云剑”“断卡”专项行动,累计摧毁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窝点595个,打掉犯罪团伙662个。截至目前,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.99万人,破案2.03万起,挽回经济损失27.51亿元。
“小切口立法,能管大用”
——支撑源头治理
12月6日,杭州桐庐公安开出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实施后的杭州市首张罚单。此前一天,警方在工作中获悉一条涉诈违法线索:两名男子王某、余某在酒店内非法安装GOIP虚拟拨号设备,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重大嫌疑。
所谓“GOIP”是指诈骗分子普遍使用的一种虚拟拨号设备。一台这样的设备可供上百张手机SIM卡同时运作,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拨号,实现“人机分离”,逃避公安机关打击。桐庐县公安局根据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第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,对王某、余某两人作出行政处罚,没收违法所得,收缴作案工具。
“小切口立法,能管大用。新法的实施,为我们源头治理,全链条打击电诈犯罪,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。”桐庐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,电诈有一条很长的“产业链条”,涉及电信、金融等许多环节。此次出台的法律,针对电诈发生的信息链、资金链、技术链、人员链等各环节做了刚性规定,“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,犯罪就能预防,这对提升精准打击防范非常有效”。
变“亡羊补牢”为“未雨绸缪”,变重“打击”为“打防管控”并重,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作为一部立法进程极快的专门领域的法律,就是要解决电诈源头治理的核心问题。
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对电诈关键环节、主要制度作出规定,建起四梁八柱。该部法律共七章50条,包括总则、电信治理、金融治理、互联网治理、综合措施、法律责任、附则等。分别针对电信、金融、互联网等关键环节,规定了各部门职责、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。
民警在办案中发现,手机卡、银行卡等大量非法开办、随意买卖,成为电诈犯罪分子的重要工具。此次,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明确,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。银行业金融机构、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,和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,应当防范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等被用于电诈活动。
在网络上,个人信息买卖往往是“杀猪盘”等精准电诈发生的起点。为此,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禁止出售、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,并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衔接规定,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“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”;有关部门对可能被电诈利用的物流、交易、贷款、医疗、婚介信息等实施重点保护;公安部门对电诈案件“一案双查”,即同时查证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来源,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。
“对于电诈这种非接触式、跨区域甚至跨国的犯罪,‘打’‘防’‘治’缺一不可。”在柯海鸥看来,在打击犯罪之外,更要接种好“反诈疫苗”,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,形成全社会全民反诈的格局。
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特别突出了宣传工作。其中强调应当结合电诈受害群体的分布等特征,加强对老年人、青少年等群体的宣传教育。电诈被害与其他犯罪被害的一个区别在于,被害人在有足够认知前提下可以自行阻断犯罪,因此反诈要让民众熟悉诈骗套路,唤醒自身预防机制。
“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‘唐僧念经’,许多人都烦了。但这本‘反诈的经’还得持续念下去。”绍兴市柯桥区安昌派出所副所长任韩壮说,不断的宣传教育仍是基层提高全民反电诈意识最有力的手段。
从浙江来看,宣防工作正在由“大水漫灌式”向“精准滴灌式”推进,实现对易受骗人员提前感知、精准宣防。
立法的关键在于落地,反电诈绝不是一个部门、一个地方的事,而是要如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第四条所强调的,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统筹发展和安全;坚持系统观念、法治思维,注重源头治理、综合治理。
反电诈,需要一场各方参与的“全民战争”。